杉洋村系杉洋镇第一大行政村,为古田县杉洋镇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亩,林业用地1.57万亩,属多山丘陵地带,是福州第二水源地敖江源头。全村人口人,常住人口余人、党员名。杉洋村气候与地理环境独特,适宜栽培香菇等食用菌和种植反季节蔬菜,有制作茶叶、红粬、酿酒等传统工艺,尤以酿造红酒闻名,经济效益可观。 落日余晖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杉洋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切实增强承载力、吸引力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原则,建立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实施路口公园项目建设,古街立面改造等环境整治项目;投入万元完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配齐相关设施,铺设完善污水管网.8米及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提高污水收集率。 杉洋龙舞溪,集青山水秀原生态于一体 恬静的村落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打造“农文旅”一体化 杉洋镇历史悠久,历代崇礼重教,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有古城街巷、寺庙亭阁、祠堂书院、石刻墓葬等组成古迹建筑总数达多处,同时,古镇也因宋代朱熹两度讲学于此而闻名,有“先贤过化之乡”的美誉,理学文风至今犹存。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杉洋镇开始打造3A级旅游特色古镇,以“文武古镇·耕读人家”为全新定位,让这座千年古镇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一)持续推动古镇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年7月,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杉洋镇按照3A级景区标准规划,总投资1.2亿元,全面推进“文武古镇·耕读人家”重点文化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为修复提升老街古巷、古建筑物;改造街道立面、雨污管网及电力通信管网、管线下地;建设生活、旅游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发掘古镇文化、发展古镇文创等四大类17个子项目。努力将杉洋村打造成国家级旅游特色小镇。 杉洋古街一角(廖诗朝摄) 杉洋文昌阁(廖诗朝摄) 年投入万元进行古街主镇改造工程项目等四个子项目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古街修复米、主街1.5公里路面铺设、修复改造沿街建筑78栋.9平方米、街巷路面修复.8平方米、沥青与青石板、路灯提升、雨污与强弱电管网铺设、绿化、立面改造等工程。并拟投资万元进行游客服务中心、武术演艺场、杉洋凝望桥改造、古城楼建设、古建筑场馆布馆、生态停车场、古镇智慧旅游系统等项目工程建设。一个“美而优”、“特而强”的古镇新貌已经初具规模。 下一步,杉洋村将以全省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为主线,全力加速杉洋古镇保护开发,加快统筹各项事业,促成“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全方位提升乡村建设品味。 文传世家-联珠祠 (二)深入挖掘传承传统文化。杉洋镇拥有“历史文化名镇”与“传统村落”两块含金量颇高的金色名片,文有宋朱熹的“先贤过化”、“八闽古校”蓝田书院,武有少林武术“龙桩拳”,此外还有“山乡第一城”、“状元故里”等美誉。杉洋蝉林祠、凤林祠、联珠祠、彭氏总祠四个古祠堂文化,被专家学者赞为“全国罕有,全省独有”。 八闽古书院-蓝田书院 朱子祠(即蓝田书院),朱熹曾因南宋政坛斗争而在此书院避祸,与古田杉洋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蓝田书院也因此成为了传承朱子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古镇的一个文化地标。 书院书声 杉洋古镇,唐兴宋盛,墨风古韵浓郁,各族及后裔竟出过1位状元、2位丞相、3位尚书、90多位进士、多位朝廷命官,先贤文化影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古镇后人。 年杉洋镇入列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 村民在平溪峡谷嬉戏休憩 年,杉洋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万元,在经济建设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全村形成有业可做,有事可为,有钱可挣的新局面。 (学习大军廖诗朝蔡明威黄典辉) 作者/来源:学习大军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53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