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古田,中国最大的食用菌商品化生产基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该县创新探索菇棚“光伏+”模式,“菇光互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园区管理效能、提增菇农种植效益,促进食用菌产业“绿色能源+生态种植”融合发展—— 光伏菇棚内,菇农黄聿笔种植的新品种食用菌榆黄蘑已出菇,再过一二十天可实现规模成熟采摘。王志凌摄 “已经出菇了,还是新品种的榆黄蘑!”3月9日,在古田县食用菌菇棚“光伏+”项目杉洋镇杉洋村示范点,菇农黄聿笔忙碌在标准化菇棚里,一脸笑意。 老黄种菇已有多年,此前用的都是传统木质菇棚,最令人担心的是防火安全。而今的标准化新菇棚,钢架结构,固定平板式太阳能光伏在屋顶整齐排列,屋上发电、屋下种菇,“菇光互补”、一棚两用。 “高大、宽敞、安全,空气流通、光照好,种菇发病也少,周边的菇农都跑来参观。”聊起新菇棚,黄聿笔点赞连连。目前,他已发展花菇2万多筒、榆黄蘑3万多筒,长势良好并陆续出菇。 据了解,该示范点由古田县城投公司建设,交由属地镇村运营管理。项目一期占地15亩,已建成7间标准化菇棚、1间冷藏库、1个分拣车间、1个烘干车间,年光伏发电量可达76万度。建设伊始,当地供电部门积极介入,“三零三省”服务,提升效率效能,推动光伏菇棚发电并网。据悉,新菇棚从今年1月正式投运以来,已发电约9.1万度,棚内种植香菇7万筒、榆黄蘑3.3万筒。 坐落杉洋镇杉洋村的光伏菇棚。王志凌摄 在吉巷乡前垅村,一排排标准化光伏菇棚同样蔚为壮观,菇农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猴头菇。 前垅村是古田猴头菇种植专业村,目前在村的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但使用的菇房多是传统茅草或木质菇棚。在试点过程中,这里采用“农户出地、企业建设、政府配套”的模式,统一集中土地,引进福建华电双口渡水电有限公司建设主体和光伏部分,地方政府配套基础设施;农户享有菇棚内部使用权,企业获得光伏发电收益,村集体取得土地租金收入。 项目规划、建设以来,各方尽显身手、提速增效:县、乡、村干部做细菇农思想工作,拆旧建新;华电公司锁定天工期,全力建设;供电部门优化流程,勘察、接火到并网5天内完成。再回首,新棚拔地起、菇农绽欢颜。 前垅村党支部书记倪泽峰介绍,试点区原有菇棚面积43亩,建成后总面积30亩,扣除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还剩余土地7亩,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约25%;同时,传统菇棚一般种植5至6层,新菇棚可以种到8至9层,产能提升20%;此外,水电路“三通”,生产车辆直达菇棚,物资不用肩挑手提,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以光伏菇棚建设为契机,前垅村还建设电热泵烘干灶集中区、冷库、仓储等配套设施,一改食用菌灶干加工时一家一灶、家家冒烟的乱象,乡村旧貌换新颜。 “整村食用菌产业将由此实现绿色升级增效!”倪泽峰感慨地说。至目前,该村新菇棚内,19户菇农已种植猴头菇50万筒。棚顶光伏从年12月31日并网以来,已发电20多万度。 古田是中国最大的食用菌商品化生产基地,有“中国菇业之源,世界菌业之窗”美誉。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大量传统菇棚客观上占用了相当数量的土地,并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大、难以监管等问题,还影响乡村面貌的提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年以来,古田大力推进传统菇棚改造,迄今已完成余间。去年,该县聚焦“双碳”目标,创造性开展菇棚“光伏+”改造,推动“绿色能源+生态种植”融合发展,采取“先建后搬、即搬即拆、退菇还耕”思路,试点示范,不断深挖绿色经济潜能。 据介绍,通过组织食用菌技术专家和种植大户,对杉洋、前垅两个试点的全程紧密跟踪、评估,菇棚“光伏+”模式试点成效明显:其一,项目减少了农业设施对一般耕地的占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有助于退菇还耕;其二,光伏菇棚项目一地两用,顶上发电、底下种菇,提增了种植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多方共赢;其三,传统菇棚改造的同时,古田按照工业小微园区的思路进一步完善配套,联结金融、保险和质量监测等社会化服务,打通产业上下游,提升了园区管理效能,有助于产业升级。 成功试点,古田提速菇棚“光伏+”项目推广力度,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工作小组,以及县翠屏湖新能源投资开发公司,统筹推动全县食用菌菇棚改造工作。目前,已启动对全县菇棚改造的潜力摸底和收储准备;完成宁古路沿线菇棚改造项目的可研工作,计划布设8个基地,总投资达3.1亿元。同时,积极谋划食用菌菌包、烘干等初加工环节清洁能源替代项目,持续探索深化菇棚“光伏+”模式,努力实现菇农主观上“好种菇”、经济上“种菇好”、结果上“种好菇”,当好山区绿色经济走廊引领者,为宁德打造乡村振兴全国样板作出古田贡献。(王志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