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6/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一)黄家大院概况

村头村黄家大院

黄家大院坐落于村头村裡村雄狮山麓,气宇轩昂、是黄氏第一百四十四世后裔黄亨联〈又名黄步高〉兴建于清朝一八八五年。结构独特、墙厚基宽占地面积八亩,是座规模较大的传统民居建筑之一,有居室一百余间,五进二层土木结构,四周院墙坚固平整,大门是石雕门坊、雕琢精致、附栅栏门,两边刻有对联:村迳绕山松叶暗,柴门临水稻花香,横批:结庐人境。院里四扇包裹铁皮双重侧门,大院前左、后右各筑一座炮楼用来抵御外敌入侵。院内雕梁画栋、有古色古香风韵,花门花窗图案精美,花草鱼鸟活灵活现,厅头祭桌雕有三国故事连环画,人物逼真传神。下落挂楼垂柱末端雕刻的荷花栩栩如生,正墙上的壁画彩塑颇有诗情画意,八仙人物惟妙惟肖神采动人,松鹤、竹鹿、青山绿水、亭台楼阁更是妙趣横生。壁画两侧赋有一副对联:萧瑟花雨夜,黄鹤松风间把景物勾勒的淋漓尽致,令人赏心悦目。厅堂洁净别致、布局合理、居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人居更感心旷神怡。大厅正上方刻有麒麟戏珠浮雕、吉祥如意蕴含其中,浮雕上方悬挂一块镏金牌匾《宝婺星辉》四个金字苍劲俊逸,是民国时期福建省长萨镇冰特为郑夫人(亨联公妻子)八十寿而亲笔题写的贺匾。寿序高悬中堂,两边柱子上嵌挂着红底金字阴雕贺联,字里行间彰显出郑夫人是个值得尊崇的老孺人。厅堂挂有九盏玻璃彩灯,两旁摆放十二把红漆太师椅,宽敞的地面铺有青色地砖整洁干净。每逢佳节婚庆之日高朋满座,谈笑风生、夜里玻璃彩灯明亮,彩联、寿序、金字匾、壁画相映成趣,让人心神荡漾。黄家大院人丁兴旺,亨联公生有六男两女,长男黄利城精明能干、二男黄利鍠科举秀才、三男黄利祥经营商店,四男黄利权是福州建南材商行董事,五男黄利平担任余东余西的团总、六男黄利绍掌管后勤,长女黄城妹嫁与本乡若洋高怀郎为妻、二女黄平姐嫁与本乡馀庆村陈守恒为妻。大院后裔人才辈出,世代昌盛,皆怀光宗耀祖之志。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黄家大院是中共福建省委地下交通线,南古瓯交通联络站,是传播革命思想和革命活动中心。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有曾镜冰、左丰美、王一平、黄扆禹、魏雪馨、杨兰珍、叶明根、周道纯等均在这里从事过重要活动,掩护了无数闽浙赣边区地下党工作人员,为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黄家大院大门

1、正大门上方挂着醒目的《红色大院》牌匾是南平市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赠送红色对民俗来说是吉祥、喜庆。红色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代表红色故事,主要指革命期间的故事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黄家大院发生的革命故事,黄家大院红心向党的写照。地下党交通联络站:战争时主要负责传递情报、信件、宣传品、接送地下党重要领导秘密联络站。

2、门额上横批镌刻《结庐人境》和蝙蝠图案是魏晋年代田园诗人陶渊明诗句结庐:构筑房舍、简陋的房屋。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蝙蝠:寓意是福气临门、遍地是福。

、石框两边对联:村迳绕山松叶暗,柴门临水稻花香(是唐代诗人许浑隐居郊园的诗句)通向村中的小道绕过山岭,道旁松叶茂密,遮天敝日。柴门临近水田,稻花香阵阵飘来,写出了山村景色。联头有葫芦瓶,联尾有花瓶:象征着福禄寿喜,花开富贵保平安。

4、下落大门内上方正中央墙面雕塑八仙过海、松鹤、竹鹿、青山绿水图案八仙过海比喻:要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条条大道通罗马。松鹤:延年益寿喻长生,竹鹿:寓意着青梅竹马、爱情永恒、福寿双全的美好向往,青山绿水:形容景色秀丽环境宜人。

5、厅头麒麟戏珠图案麒麟是古时侯人们构想出来的一种神兽,寓意是聚财富贵、平安吉祥的象征。

6、厅头上挂着《宝婺星辉》牌匾是民国福!建省长萨镇冰为郑夫人八秩大寿送的贺匾。宝婺:是星座名、女星二十八宿之一,借指女神,对妇女的美喻美称,星辉:比喻与日月同晖。

萨镇冰省長为什么会送寿匾到黄家大院

萨镇冰祖籍山西代县年出生于福州,十岁便进福州船政学堂与邓世昌是同学,18岁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海战技术,年学成回国担任了清朝政府海军将领。年、年两度担任过海军总长,年曾代理过国务总理,年至年任福建省长等要职。他一生都是救灾施善,为新中国成立做了不少有益工作,人民大众尊称其是平民省长活菩萨。在当省长时任命古田县罗峰村清末举人魏建祥(十五),当古田县知事(县长)之职。魏建祥五岁能背四书,十一岁读完十三经,民国初期被推举福建省议会议员。一次到古田县及罗峰等地视察时,欣闻村头黄家大院主人黄步高和妻子郑氏,扶贫济困,乐于助人,支持社会公益。在田溪村通往黄田的路中建造一座亭(郑八公亭),还有村头到半岭的古道上盖了两座亭即:下亭、上亭均供过往行人歇脚。黄步高一离世后,郑氏夫人不忘慈善事业,在村头通往罗峰的驿道,为了让人行走方便,自已捐款铺石阶一千三百多级,工整美观,时任省长萨镇冰闻讯后,就为郑氏夫人的善举题词表彰,也正值她八秩之际送了这块牌匾《宝婺星辉》表示祝贺。这块匾也是黄家大院的镇宅之宝,它见证了战争年代。

(二)黄家大院革命故事简介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黄家大院曾是:福建省基本地区工作委员会指挥中心,中共福建省党代会筹备会会址,福建省南古瓯地下交通联络站,闽东特委的重要驻扎地。

黄秀钦

故事的开头,要从一位名叫黄秀钦的年轻人开始说起,他身高一米七左右,脸瘦长,从小就显露出过人之处因成绩突出,且家庭条件优越,顺利就读于古田高中部。自念书开始,他就穿着中山装,一幅知识分子模样。学生时代,黄秀钦与邻村古田罗峰村的同学联系密切,特别与一位名叫魏承宝的同学亲如兄弟,也与其一家往来密切。魏承宝的兄长魏承善,在省城福州水产学校读书时投身革命活动,假期回罗峰村就向大家宣传革命道理。黄秀钦等人等深受其感化。在校期间,他们就积极组织大批共青团员参加“青年团员礼拜六”活动。帮助红军家属耕田、帮助红军运输、抬担架、修桥补路,垦荒地种粮食。发动群众反抗县吏、豪绅、打土豪、镇压反动头目,开展分田分地运动,为革命队伍补充了有生力量。毕业后他们旧日同学感情依然深厚、往来甚密,同时黄秀钦与魏承宝的妹妹魏雪馨也如同兄妹,一起宣传抗日爱国运动,挽救民族危亡支持抗战。年,黄秀钦参加了地下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对外身份是国民党任命的村头村保长,实际上却是“白皮红心”,时刻准备着为革命做出贡献。在抗战时期,福建省委要求各级党组织掌握游击战争的原则,把革命的根基由城市扎进农村,坚决依靠和发动群众组织力量,打通各据点路线,形成相互呼应的局面。决定由省委政治交通员魏雪馨(21号、黄扆禹夫人),杨兰珍(小马)俩人负责从古田县罗峰村经南平县村头开辟一条通往闽北的我党地下交通线和建立可靠交通站。

魏雪馨和杨兰珍

于是在年秋收季节,俩人接受党组织的任务扮成村姑模样,来到了村头绍兴桥(今火烧桥)与黄杰钦(黄秀钦堂兄)秘密接头,并对俩人一路贴身保护直至与联络人黄秀钦会面,既而以教书身份隐秘在黄家大院开展革命工作,开辟新据点,建立交通站,自此点然了村头革命烈火遍及……

第二年(4年),闽东特委领导张翼、黄扆禹、黄垂明、江作宇、周道纯、叶明根、张义藻等便来到村头村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在黄秀钦等人的掩护下住进黄家布大院密室和前后炮楼,并带来游击队,在村头村后门山大坑(赤石坑)的地方进行整训。在游击队整训期间,周道纯为司务长,常住黄家大院负责整训后勤工作。黄秀钦负责供应生活物资。白天调集来的物资,晚上就由可靠的人员秘密送到赤石坑训练基地。这支队伍的整训,得到了村头、田溪、上埔等村民大力支持。更为传奇的是,游击队整训时,黄秀钦出面牵头沟通说服上埔和半岭村保长,促成三村互联互保,保证游击队整训的安全。在此期间,黄秀钦捐出自家积蓄,并发动可靠亲友捐资。在青黄不接、难以维继时,黄秀钦毫不犹豫地把自家良田变卖掉供给地下党做活动经费。

解放战争时期,6年11月底,中共福建省党员代表会议在南平县馀庆乡(今延平区巨口乡)村头村黄连坡召开。会议期间为了安全不断辗转于南平、古田、建瓯农村各地,故党史称“南古瓯会议”。期间,省基委从岩溪(今南山镇)搬迁到南平馀庆乡(今巨口乡)村头村屏峰山上。白天活动于山上,夜晚在黄家大院两地来回,直接领导该地区游击武装斗争。为躲避敌人进攻,就决定把大院成了福建省基委指挥中心。在村头村期间,地下游击队缺乏给养,供不应求,黄家大院组织人民积极捐款捐物,黄秀钦再次卖掉村头(蛇洋)大片树林,变卖自己的家产,所得的钱全部交给组织使用,而家中田地经这次变卖几乎倾家荡产。在省委的领导下,南古瓯地区革命力量迅速壮大,新的游击根据地不断扩展,党的组织遍及了几十个乡村。

两栋炮楼,退敌屡建奇功

黄家大院前后各有一炮楼,若安排得当,防卫可固若金汤。正是依靠这样的老式炮楼,黄秀钦组织村民击溃了一次又一次敌人的进攻。9年农历三月上旬,正当游击区群众革命运动迅猛发展时,国民党反动派保安团进攻村头,企图消毁黄家大院地下交通联络站,围剿捕杀地下党和革命群众。在西区委书记叶宗游领导下,张义藻、黄秀钦、黄杰钦等人发动贫农团和人民群众一起配合武装部队,集结坚守、誓死保卫闽浙赣边区地下交通站。利用黄家大院前后炮楼有利地形对敌人予以坚决还击,战斗非常激烈,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英勇抵抗,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取得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民国时期土匪猖獗的几年,黄秀钦在黄家大院两次积极组织群众击退土匪,一次是全歼德化匪一百多号人。如今村里仍有歌谣传唱:德化土匪劫村头,被毙尸首满河流。一次是抗击古田唐玉宝匪帮获胜,保住了当时避住在黄家大院四百多人的性命。经过战争洗礼,黄家大院残留的弹痕与弹孔比比皆是,见证了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4915.html
------分隔线----------------------------